针灸治疗耳聋、耳鸣用耳前三穴,为什么不需要将这两个疾病分开?
栏目:[content:sortname] 发布时间:2022-09-17 16:26:54
分享到:

耳聋耳鸣是沈阳奉医堂常见病。目前针灸对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耳聋耳鸣有很好的疗效。


沈阳奉医堂针灸是治疗这两种疾病最常用的方法,即耳前三穴,即耳门、听宫、听会穴。这三个点在耳屏前、下颌髁突后的凹陷处。


临床上,在治疗这两种疾病时,大部分沈阳奉医堂医生在取穴方面并没有将两者完全分开。这是为什么呢?


1.针灸治疗耳聋耳鸣主要选取与耳朵相关的经络。

众所周知,针灸主要是用来刺激穴位的,穴位都分布在经络上。那么,针灸治疗耳聋耳鸣也要走耳朵相关的经络。


沈阳奉医堂按照经络的走线来看,除了手阳明大肠经,其他所有的阳经都和耳朵有关。比如手太阳的小肠经“入耳”;寿阳三焦经“系耳后,直上至耳上角,分支从耳后,入耳,出耳前”;足阳明胃经“循颊车,上耳前”;少阳胆经“其分支,从耳后,入耳,从耳前运行”;足的膀胱经是“它的分支,从耳朵的顶部到上角”。


可以推断十二经脉和耳朵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,因为十二经脉的循环是无穷无尽的。所以《内经》说,“闻事者,为脉聚之所。”由此可见,针刺治疗耳聋耳鸣是有效可靠的。


然而,与耳朵相关的经络实在太多了,以至于没有一种经络可以治疗耳聋耳鸣。毕竟从经络的辩证角度来看,这两者是无法明确区分的。


2.耳前三点的影响不属于耳聋耳鸣。

耳前三穴包括耳门、听宫、听会。耳廓位于面部,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和下颌髁突后缘的开口处有凹陷。听宫位于面部、耳屏中部和下颌髁突之间的凹陷处;耳道会位于耳屏切迹前方,下颌髁突后缘,开口处有凹陷。


这三个穴位在耳朵前面,可以在耳朵周围深刺。三穴可1 ~ 1.5寸。分别属于手少阳、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少阳胆经三条经脉。三经的主要症状是耳鸣耳聋,并没有完全分出哪个穴位治疗哪个疾病。


这三个穴位对应的三条经脉都是“在耳”。耳聋耳鸣虽然不同,表现也不一样,但都属于经络的虚实不当,阴阳失调,所以治疗只需要调整经络的虚实即可。


3.针灸是通过刺激经络气血来治疗耳聋耳鸣的。

耳聋耳鸣的部位多与肝肾、风邪、热邪、痰邪有关。病机可能为肝阳上亢、肾精亏虚、风热失调、痰火上扰、气滞血瘀。


从病因病机来看,两种疾病并没有完全区分。两种病的病因大致相同,治疗方法也可以相同。“异病同治”在此。


沈阳奉医堂针刺治疗耳聋耳鸣没有针对耳鸣或耳聋选取任何穴位,也没有运用任何特殊手法。通过刺激耳朵周围经络的气血来达到治疗效果。


针灸或“沈阳奉医堂中医”不太注重病名,而是注重病理性质。可能很多疾病的表现形式和名称不同,只要是同一种疾病,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。


这一点在沈阳奉医堂公式中尤为明显。比如腹泻、便秘都是食物积滞于胃肠所致,可以在保和丸的基础上进行调理治疗。治病的思路很重要,不能墨守成规,主观臆断。
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