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怎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呢?小儿腺样体肥大,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,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咽扁桃体增生,我们人体的腺样体在10岁以后就开始慢慢萎缩,腺样体肥大,这种疾病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炎症引起的,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,许多孩子鼻子堵塞,使得孩子张口呼吸,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,中医该怎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呢!
腺样体肥大是目前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疾病,它表现有打呼噜、憋气、睡眠不安、生长发育减慢等症状。西医治疗以手术为主,这个年龄的小孩都是采用全麻手术,所以很多家长都希望采用中医的治疗。
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与肺虚、脾虚有关,治疗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查体、号脉,给予中医的中药汤剂的服用、中药膏剂的服用,所用药都是根据患者体质进行专业化个体化差异给予的。另外还有中药喷剂或中药熏剂进行局部治疗,还可以通过夏季的三伏贴和三九贴进行腺样体肥大的治疗,在临床上疗效都较好。
中医怎么认识腺样体肥大呢?
从患者的病史来看,大部分腺样体肥大都有反复感冒、反复发热的经历。这种经历揭示了患者肺热的体质。
从腺样体所处的位置来讲,它位于鼻咽部上壁与后壁的交界处,位于呼吸道的上端。如果肺部有热,热邪向上熏蒸,就会使腺样体红肿,久而久之,出现增生、肥大。腺样体肥大增生的机理与扁桃体肿大的机理基本一致,都为肺热熏蒸所致。因此,腺样体肥大患者多伴有扁桃体肥大。
腺样体肥大患者多有以下临床兼症:偏食、喜食肉,少食蔬菜,大便干结难下,小便黄,舌质红,苔薄黄。这些兼症也提示患者体内蕴积了大量的热邪。
打个比喻:肺部的热邪就像火苗一样,向上熏蒸着腺样体,腺样体被灼伤了,变得红肿,这就是腺样体炎症。经过治疗,肺热被清除,腺样体也在自动地、慢慢地恢复健康。如果不再被熏蒸,可能就恢复到正常大小。如果还未恢复到正常,再次被燃烧的肺火熏蒸,未复原的腺样体又会再度肿大。如此下去,三番五次,就会出现慢性的腺样体增生、肥大。
所以引起腺样体肥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肺热。
儿童腺样体肥大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的原因。
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的交界处,是呼吸与饮食的交口。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,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只有咽淋巴环比较发达。腺样体是咽淋巴环的重要部分,它和扁桃腺一起,组成抵御外来病源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,被称为人体的“门卫”。但当病源微生物侵入自身受到感染时,就会出现病理性增生,腺样体的生理位置隐藏,非借助仪器不能诊断,所以长期以来常被忽视和漏诊。加上症状较轻时,孩子在白天仍能正常生活和活动,家长也容易疏忽。以往常采取扁桃腺摘除和腺样体刮治术,现在大部分医生都不主张手术治疗,家长也不愿意接受。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。一是孩子太小,不愿配合手术,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;二是手术时给年龄太小的孩子进行全身麻醉,这本身就是一种伤害;三是创伤性的手术容易引起出血等并发症;第四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,切除了孩子体内这一道重要的健康防线,局部抵抗力完全消失,如果一旦遭遇病毒或者细菌,不但更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,而且直接给孩子的肺部造成威胁。而现有的一些低温消融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创伤性手术,同样造成局部抵抗力的下降。
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对于儿童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增生的治疗方法中,中药应用是最安全的,疗效也很确切。中医治疗中强调先加强及完善身体防御系统,包括全身局部,并能促使增生部位自行萎缩。用中药煎成糖浆给患儿服用,方便而且口感良好,从根本上解除因腺样体增生给儿童所带来的健康问题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。
中医怎么治疗腺样体肥大?
肺热是导致腺样体肥大的最重要的原因,清除肺热是治疗腺样体重要方法,而且要始终坚持,不可偏离。
同时要对肺热产生的原因予以清除:尽量减少喜食辛辣、油腻食品,减少高热量食品的摄入,譬如各种肉食、肯德基、麦当劳食品,多摄入一些新鲜的绿色蔬菜。
避免食积化热。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饮食缺乏控制,常常让孩子随心所欲。孩子又不像成人那样,能自我控制。所以经常会出现吃多了撑着。中医上称为食积。食积容易化火,胃热诱发肺热,形成肺热蕴积,熏蒸腺样体。因此,要控制孩子的饮食,一定不要吃撑了。吃撑了怎么办?服点消食导致的药物,及时地消除食积,就能避免积而生热化火。
给体内的肺热之邪以出路。体内有了热邪,就要使热邪释放出去。因此要多喝水,多小便,使热邪随小便而排出体外。如果有大便干结难下的情况,就要使用药物通大便,使大便通畅,每日一次,使肺热从大便泻出。
如此这般,切断了肺热之邪的产生,打通了热邪的外泄的通路,体内热邪就不可能蕴积化火、熏腺样体。腺样体就能恢复到正常,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各种症状也就迎刃而解!
当然,腺样体肥大的中医治疗时间较长,短则二三个周,长则七八个周,只要患儿能够坚持用药,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。